English

民族艺术的常青树

1998-02-15 来源:光明日报 布 赫 我有话说

对乌兰牧骑,我是熟悉的,了解的,也是深有感情的。对乌兰牧骑的发展成长,几十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内蒙古的各族人民都给予了亲切关怀和热情支持。在40年的发展过程中,乌兰牧骑走过了一条不平坦的道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文艺发展的一个优秀典范。据我多年来对乌兰牧骑的了解和有关部门的介绍,这支文艺战线上的“轻骑兵”所以能够历经40多年而长盛不衰,自有它深刻的道理。

遵循正确的文艺方向

内蒙古是一个以蒙古族聚居区为基础的自治区,地域辽阔,人口分散,交通不便,有不少牧区走几十里地才能碰到一两个蒙古包。在五、六十年代,群众的文化生活还非常贫乏。怎么才能满足广大群众对社会主义文化的迫切需要,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找出适应牧区、半农半牧区特点的文化工作的有效办法,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局曾组织工作组,到锡林郭勒大草原的苏尼特右旗,做了三个月的调查研究。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大型文艺团体下不去、走不动,旗文化馆有时下去搞点活动,主要限于辅导,远远不能适应群众的要求。为此,调查组在试点工作中,创造了适应牧区特点的文艺组织和活动方法,这就是轻便、流动的文艺轻骑队———“乌兰牧骑”。乌兰牧骑走浩特(蒙语,意为三五户的小居民点),进蒙古包,既为牧民演出,又和牧民一同劳动;既做宣传工作,又为牧民送药、递书。这种流动的乌兰牧骑,组织精干,一般为十几个人,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小型多样,成员一专多能,能演会拉,能跳会唱,并且会放幻灯,会讲解图片,能做多种宣传工作。这样的文艺组织、活动方法,很快就推广到全自治区,牧民群众对这样跋山涉水到蒙古包里演出的演出队非常欢迎。因此可以说,乌兰牧骑的产生,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亲切关怀,是毛泽东文艺思想和党的文艺方针与内蒙古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内蒙古文化事业的一个创举。

40年来,乌兰牧骑以演出、宣传、辅导、服务为己任,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长期活动在基层,扎根于人民之中,努力把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奉献给广大农牧民群众,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加强各民族的团结,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不仅活跃在内蒙古草原,还到兄弟省、市、自治区巡回表演,到一些友好国家进行访问演出,对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和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内蒙古各族人民赢得了荣誉。

党和国家从乌兰牧骑诞生起,就对它给予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等三代领导人,都曾多次亲切接见和热情鼓励过乌兰牧骑,关怀和指导乌兰牧骑的成长。全国各族人民也对乌兰牧骑有着普遍的了解和欢迎。内蒙古各族人民对乌兰牧骑更是有着深厚的感情,群众亲切地称它是“我们的乌兰牧骑”。当我们回顾乌兰牧骑走过的道路,总结他们的成功经验时,首先需要指出的一条就是,他们始终不渝地坚持了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向。

突出民族和地区特色

乌兰牧骑从第一支队伍起,它的成员就是牧区的青年,它的服务对象就是牧区的群众。因此,它成长的土壤也就是草原。在内蒙古人民的养育下,乌兰牧骑节目所表现的题材、主题、人物和艺术形式,都贴近草原人民,适应草原人民的需要,富于草原的气息,深深扎根于民族的土壤。40年来,乌兰牧骑创作演出的大量歌舞和曲艺节目,都表现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各民族人民团结建设内蒙古的时代精神。

乌兰牧骑总是热情地歌颂草原人民的劳动生活。反映牧区人民的劳动,歌颂美好的生活,是乌兰牧骑创作和演出的主题。广大牧民群众能够从乌兰牧骑的艺术表演中看到自己的生活和他们熟悉的人和事,总是感到十分亲切。《牧马英雄》、《顶碗舞》、《挤奶姑娘》、《彩虹》等一大批反映现实生活和劳动场面的歌舞作品,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这些作品热情奔放、欢快热烈,艺术地表达了人民的心声,使农牧民群众在劳动后的休息中,得到了健康、愉快、生动活泼和丰富多彩的精神享受。

乌兰牧骑总是准确深刻地表现草原人民的精神风貌和心理特征。自治区直属乌兰牧骑创作的舞蹈《草原上的姑娘们》,表现了青年一代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成功地刻画了草原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腾飞的骏马》等作品展示了自治区成立几十年来,内蒙古草原的巨大变化,热情地讴歌了党的民族政策和各族人民团结建设的光辉业绩。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毛主席,草原人民热爱您》等一大批歌曲在草原上经久传唱,在许多场合,只要响起这些歌曲的旋律,内蒙古人民就会不约而同地一起歌唱。这些优美动人的歌曲已经深入内蒙古人民的心灵深处,成为他们精神世界中的宝贵财富。

乌兰牧骑总是充分地挖掘和继承民族民间的文化遗产,用来丰富自己的艺术表现力。因此,一些优秀节目不仅为人们喜闻乐见,而且广为流传。库伦旗乌兰牧骑根据“安代”的历史传说和音乐舞蹈素材,创作并演出了蒙古剧《安代传奇》;巴林右旗乌兰牧骑挖掘整理了流传于昭乌达草原的传奇人物沙格德尔的故事,创作出蒙古剧《沙格德尔》,这些节目都受到牧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乌兰牧骑在继承和发扬本地区本民族文化特征的同时,总是以开放的胸怀,积极地吸取各种艺术门类的精华。60年代在全国的巡回演出和以后在世界各地的慰问或访问演出,都为乌兰牧骑的学习、借鉴和引进提供了条件,对乌兰牧骑艺术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相声”这个曲艺形式,在蒙古族或乌兰牧骑的传统艺术中是没有的,乌兰牧骑结合蒙古民族的某些传统曲艺形式稍加改造后,便搬上了乌兰牧骑的艺术舞台,很受观众的欢迎。

在40年的奋斗过程中,乌兰牧骑不仅在广大农牧民群众中普及了文艺,而且也锻炼和造就了一批艺术造诣很高的人民艺术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宝贵财富。

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乌兰牧骑所承担的使命和所处的环境,决定了它必须有一种艰苦奋斗的精神。40年前,内蒙古第一支乌兰牧骑在苏尼特右旗成立时,全部装备只有一辆马车,一架手风琴,加上四胡、马头琴、蒙古笛各一把。随后在全自治区范围成立的乌兰牧骑基本条件和装备也大体相当,有的连一辆马车也没有。但正是在这种条件下,才使乌兰牧骑精神显得尤其珍贵。

40年来,乌兰牧骑为农牧民进行演出,坚持了“四个不分”。一是不分生活好坏,以苦为荣;二是不分观众多少,有求必应;三是不分场地条件,见缝插针;四是不分路途远近,送戏上门。

乌兰牧骑艰苦奋斗的精神也体现了艺术上的追求。有些队员为了表演好舞蹈节目,锻炼“跪转”,把膝盖磨得发紫,腿部红肿。阿拉善右旗有一位演员为了唱好当地的民歌,丢下吃奶的婴儿,骑上骆驼,深入到巴丹吉林沙漠,拜牧民为师,搜集整理了大量民歌,学习传统的民歌唱法,使她的演唱技巧大为提高,演唱的阿拉善民歌深受牧民的欢迎。

乌兰牧骑除了下乡演出、辅导群众业余文化活动外,他们还采取各种方式积极参加劳动,和农牧民同甘苦共命运。他们和农牧民在一起割草、背柴、剪羊毛、保牲畜。他们住在群众家里就帮助群众挑水、喂马、打扫羊圈。他们走在路上遇到打井就和群众一起打井。很多人学习农牧业技术和学习艺术技能一样,勤学苦练,认真钻研。他们许多人既会文艺又会劳动。乌兰牧骑的许多队员除了参加生产劳动以外,还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好事,在为一些农牧民提供照像、家电维修、代寄邮件服务外,他们逐步把重点转移到为农牧民提供经济信息、科技情报和致富门路上来,为农村牧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探索改革发展的道路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各地乌兰牧骑解放思想,勇于实践,从自身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到组织形式、管理体制等各方面,进行必要的调整、改革、充实和改进,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增强生机活力,求得发展,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进行了一系列可贵的探索。

首先是调整、充实了活动内容。在继续为农牧民群众搞好演出、宣传、辅导、服务的基础上,注意强化了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活动内容。他们积极开拓新的活动领域,利用自身优势,主动参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有些乌兰牧骑积极投身到地方政府组织的经济活动中去,通过演出为地区和有关经济部门及企业的经济交往牵线搭桥。有的乌兰牧骑充分利用身处边境或旅游区的地理优势,与当地有关经济部门联姻,在旅游景点提供演出服务,还随商务团体外出,进行商业性演出,在发展边贸、招商引资、扩大开放中起了重要作用。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开阔了队员的视野,提高了内蒙古的知名度,同时也增加了乌兰牧骑的经济收入。

其次是注意改进活动方式。赤峰市翁牛特旗乌兰牧骑根据农村牧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新情况,采取集中演出、分散服务的活动方式,在演出之余,队员们分散到各家各户,“进哪家门,是哪家人,干哪家活”,既解决了农牧民接待的难题,也找到了服务的最佳形式,因而深受广大农牧民的欢迎。农村牧区每年一度或半年一度的物资交流大会和那达慕大会,是乌兰牧骑进行演出的黄金时节。每次演出人们争相观看,从始至终掌声不断。

各地乌兰牧骑还不同程度地进行了管理体制方面的改革,有力地调动了队员的积极性,解放了艺术生产力,增强了乌兰牧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的能力。

乌兰牧骑在40年的成功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优良传统和作风,这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和火热生活保持最密切联系的艺术品格,从实际出发独具特色的建队方式,追随时代、不断前进的发展意识。这些鲜明特色和可贵精神在我国艺术队伍中产生了重大影响。回顾和分析乌兰牧骑走过的道路和取得的成功经验,有利于促进我国民族文艺事业的健康发展;借鉴和学习乌兰牧骑的成功经验,也有利于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健康发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